Friday, October 01, 2010

兒子們逼的

在退休的一年十個月加上這一年的半退休工作中,我著實地閱讀和觀看了不少的書籍和錄像帶。而這都是我兩個兒子給逼的。

就像Michael Jackson的名歌”Beat it”(“閃啦”,請用台語唸,意思是”站一邊兒去”),我讀、觀這些書和影帶是不得已的,都是被逼(beat it)的啦! So beat it, just beat 。1

老大張書淩、老么張書達、加上我自己一共指定了不少的書本和錄影帶(電影)。這些作業構成一長列的書單,至於錄像帶和小說,因”族繁不及備載”在此就免列了:


  1. The Science of Good & Evil by Michael Shermer
  2. L’Art du Bonheur par Sa Sainteté le Dalaï-Lama et Howard Cutler
  3. The Tao of Physics, An Exploration of the Parallels Between Modern Physics and Eastern Mysticism by Fritjof Capra
  4. The Catcher in the Rye by J.D. Salinger
  5. Franny and Zooey by J.D. Salinger
  6. The Unfettered Mind, Writings of the Zen Master to the Sword Master by Takuan Sōhō(澤庵宗彭:《不動智神妙錄》)(中斷)
  7.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by Paul Kennedy (僅涉及明代中國、近代中國和日本)
  8. 《朗咸平說金融超限戰》 朗咸平 著
  9. Soul Mountain, by Gao Xingjian
  10. Le Moine et Le Philosophe: Le Bouddhisme Aujourd’hui, by Francois Revel, Matthieu Richard (中譯版)
  11. The Sum of All Fears by Tom Clancy
  12. 《越讀者Reading in the Internet Age》郝明義著
  13. Sun Yat-sen by Marie Claire Bergère, translated by Janet Lloyd (正在讀)
  14. 人类曾经被毁灭 李卫东
  15. Quand la Chine change le monde par Erik Izraelewicz 姚海星 裴晓亮 译
  16. Dialogue, Prescription for Lasting Peace by Teddy Kim
  17. Cognitive Psychology (Third Editon) by Douglas L. Medin, Brian H. Ross, Arthur B. Markman (中斷)
  18. Unaccustomed Earth by Jhump Lahiri
  19. Angela’s Ashes by Frank McCourt (還在閱讀中)
  20. Imperial Woman by Pearl Buck (賽珍珠)
  21. 《莊子》心得 于丹 著(還沒念完)
  22. 《易經》 朱邦復 編著 (實在唸不下去)


讀書心得總結:

  • 第一本書屬於人類倫理學的論著,著力於分析人類自遠古尚未稱之為「人」的年代至現代的 倫理、道德、宗教的邏輯關係。有趣的是,作者Michael Shermer是美國的一位無神論者,對每件事物均抱持懷疑態度,目的在求「真理」。他老哥還組織了美國的The Skeptics Society,其機關報就是《Skeptic》, 他自己充任總編輯。該雜誌是乙份美國真正知識分子的刊物。我不才,姑稱之為《求是雜誌》。我功力不夠,對該雜誌可是不忍卒讀。這本是書淩大力推薦的,也是他在2008年「Post-Bar Road Trip」途上的讀物;我則在路過蒙特婁(Montrèal)時,買了那本達賴喇嘛的書。
  • 第二本書是由美國的精神分析家兼很夯的認知心理學家Howard Cutler與達賴喇嘛的對談紀錄。達賴主張人類可以經由訓練(譬如禪定等)因人生觀來改變悟性。由該書名《快樂的藝術》可以察覺,「幸福快樂」與否端由心境而非外在的環境、條件、事務來決定。人的基本生活條件滿足後,其心性經由系統訓練,重塑其人生態度而達到幸福快樂。
  • 第三本書的作者是奧地利出生的美國粒子物理學家兼生態知能(Ecoliteracy)學家。有趣的是,這本書我是在1986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 Los Angeles)的書店購買的,當年實在無法卒讀。時隔24年之後,我才重頭啟讀,而這次我竟然大力的去讀而且還大部分理解了 書中深澳的立論見解。Fritjof Capra將現代物理學和傳統物理學做區隔。他將相對論和量子論的物理學(physics)與形而上學 (metaphysics)作冷靜地結合,將東方的神祕主義(oriental mysticism)與粒子物理學並論而加以探索。這可以由該書的副題An Exploration of the Parallels Between Modern Physics and Eastern Mysticism (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祕學相似處之探討)可以看出來。我最感興趣的是,作者說;深度的禪定所發現的次元(dimensions)業已超過近代物理所能發現的次元數,所以才稱為「異次元」嘛。二度空間和三度空間的顯現可以做如此的比擬:你看得見的人體是三次元的空間,而你看見的該人體的影子就屬於二次元的空間。讀罷這本書後,信心大增,想再讀一些類似題材的書。很多年前我還買了一本英國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g的《A Brief History of Time》,推理宇宙是因一次大爆炸後而產生的理論。但家裡有四個人的書籍塞得到處是書滿為患,不曉得甚麼時候才可以挖得出來讀呢。
  • 第四、五本書的作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麦田捕手》的作者J.D. Salinger,他是我老爸的同年,今年一月才剛過世。這兩本小說是十足的描述當年「憤青」心境。郭潔雪(Jessica)在書達今年生日時,還因此送了他可張貼在牆壁上的《麦田捕手》海報(poster)。
  • 第六本書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的高僧沢庵宗彭與當代劍術大師如柳生、宮本等有關武道與禪修的對話,之後遂有「無心」流劍道的派別。據說,日本的醃製大根(蘿蔔)就是他發明的, 所以日式醃蘿蔔就稱為Takuan。
  • 第九本就是高行健的《靈山》的英譯本,本來是書達的書。他是因為該書是2000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的作者寫的才買。他還沒看就丟給了我讀。這本「小說」確實難懂,何況還是英文的。為了不讓書達看輕我、讀後考問我,勉為其難地讀下去。後來,竟然倒吃甘蔗、漸入佳境了。你道如何?我竟然掌握了書裡頭份雜人稱的訣竅。因為該小說是作者某一段時期的自傳體。因此千萬不要被書內的人稱所唬弄了。那些人稱:「我」、「你」、「他」、甚至於「她」係高杜撰的人稱 ,其實指的都是高行健一個人而已。這種敘述手法可以比擬成畢卡索(Pablo Picasso)中、晚期畫作的仕女像的臉部結構:空間會因觀察者不同時間的映像殘留而又重疊而成為不同於單一事件的映像,但又呈現在單一的平面。
  • 第十本書所呈現的內容是:一位在大學裡教哲學的法國評論家與他出家十五年的生化博士的喇嘛僧侶兒子的精采對話。這些睿智的對話讓那位父親感覺:佛教是哲學而非宗教。那位兒子則在辯論中說明:宇宙的本相是甚麼,人的肉眼看到的只是宇宙剎那的住相,不可執持,那只是時間和空間交錯的幻相。
  • 作者郝明義在第十二本書裡,幫我們如何在當前的網絡世代查詢各種資訊。
  • 第十三本書的孫逸仙在法國漢學家Marie Claire Bergère的史料研究下,現出其原本的非士人階級、非官僚圈、農民階級、幫會、華僑、和基督徒心態的各種面相。在我們曾經接受的學校教育裡,黨、國、和政府是會說謊甚至造假的,目的在達到特定的政治要求。海峽兩岸均是一丘之貉。其法文版和中文版太貴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在網路上買到便宜的英文版。
  • 李衛東是一位中國的高級財務管理人員,也是一位網絡寫作高手。他這篇《人类曾经被毁灭》是一「部」長篇的網絡科幻小說。說的是人類文明與月球、地外人(extraterrestrials, E.T.)之間的奇妙關係。
  • 第十六本書是韓裔美國律師Teddy金的奇怪作品:他將已經作古的喬治.華盛頓和毛澤東起棺交談,爆口他們各自當年搞革命時的各種戰略、戰術、兵法等。我認為該書純屬無稽之談而已。該書為金律師自資出版發行。
  • 第十七本本是書達就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UC San Diego)分校時的教科書。叫著「認知心理學」。台灣有兩位赫赫有名的認知心理學達人,他們是曾志朗、洪蘭夫婦。曾是我在高雄中學的前一年學長、政治大學研究部的同學,他們夫婦曾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教授認知心理學。返台後,曾曾任台灣的教育部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現任中研院院士和行政院政務委員。
  • 第十八、九本描述不同族裔在美國的移民生活。《Unaccustomed Earth》的作者是一位十分漂亮的印度裔女孩,說的是出生在東印度的印裔第二代移民,如何在美國、英國跌跌撞撞的生活,就像華裔的第二代移民,優秀的、潦倒的都會多有人在。《Angela’s Ashes》講的是愛爾蘭裔的移民, 作著去年二月剛過世,其實是他幼童時期的自傳。他父母親剛抵美國就碰上「大蕭條」期(1930年代初),加上IRA(愛爾蘭革命軍)背景,讓他們一家在初抵美國的生活顛沛流離、在鄉人的資助下返回愛爾蘭後,又不獲親人和革命同志的諒解和欺壓,在在令人一掬同情之淚。
  • 這本賽珍珠的《Imperial Woman》其實寫的是有關慈禧太后(Dowager Empress Ci Xi)的生平故事。賽珍珠(Pearl Buck, 1892-1973)係美國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 1932)和諾貝爾文學獎(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1938)的得獎人。
  • 《莊子》和《易經》還在努力中。閱讀中國有關老、莊的古籍實在令人洩氣。我曾發願要將《莊子》全書鍵成中文存檔。原擬一邊鍵入、一邊試圖加以瞭解。但僅鍵入的工作就讓我知難而退了,因為很多中文古字,電腦也沒有儲存呀。又,朱邦復就是有「中文電腦之父」、「倉頡之父」之稱的人。他最先發明、開發電腦中文字及鍵入法的傳奇性人物。返台後,現應該還住在花蓮,他在該地辦有一個「工作坊」。




1麥可.杰克遵的名歌《Beat It》,前幾年在中國被忽悠編成了《被逼的》的歪歌,動不動就說某某行為是”被逼的”,並唱成麥可.杰克遵的名歌《Beat It》的調子,很是Kuso。

Wednesday, September 29, 2010

大雁与刘墉

这段影视短篇说的是:刘墉和一对加拿大野雁夫妇的互动经过。

如果你有机会也读刘墉的新著《啊啊》,你大概也可以观察到:文人的fantasy和真实之间的差异有多大。

当然,如同刘本人在该段影视里说的:「那只是野雁保护领土的天性」而已,但从而可以察觉文人和真实世界如何加以调和而呈现给读者的心灵感受。
就如同庄子和惠子的辩论里,惠子诘难庄子所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盖自我感觉良好欤!?

庄子和惠子的那段「斗嘴」,其原文如下:

莊子與惠子遊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莊子‧秋水》)

以上,

康男 谨识

Thursday, September 23, 2010

NO.1 二分之一張小姐 代打>>>我沒有比較閒喔!! 是某人比我還要懶喔~^^"

相片是由虹廷提供的,應該有一些親朋好友看過了!



地點是今年暑假虹廷與其相公/明憲/一起去<<希臘>>自助旅行拍的

此次重點擺在愛琴海的小島上

以下就是由小島/民宿望外拍攝的愛琴海

為證明是實景拍攝有一張是虹廷特寫

以上

by蘭如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酒窩的浪漫傳說

酒窩(dimples),亦稱為酒靨、酒渦或涟漪,是一種具遺傳特性的顏面特徵(genetic dominant traits),具有此特徵的人們微笑或說話時,臉頰會出現小圓窩或條狀深窩。其他跟酒窩相似的遺傳性特徵有頦裂(chin cleft)和後臀圓窩(dimples of Venus):前者白種人較多;後者要在女孩穿非常低腰的比基尼泳裝時才能得窺,位於臀溝(gluteal cleft)的左右上方之處。中國人的文學裡(忘了誰的作品)有那麼一說:由酒窩裡吮飲美酒,雖千杯亦不醉也。我的親、友裡也只有極少數的人才有酒窩。

關於酒窩,也有好浪漫的傳說呢。看完這個傳說後,不管是真或是假,都請珍惜臉上有酒窩的那個人(尤其是有兩個酒窩的人。)

康男 謹識

傳說酒窩的來歷是這樣的:

相傳人死後,過了鬼門關便上了黃泉路。路上盛開著只見花、不見葉的彼岸花。花葉生生兩不見,相念相惜永相失。

路盡頭有一條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奈何橋。有個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裡,給每個經過的路人遞上一碗孟婆湯,凡是喝過孟婆湯的人就會忘卻今生今世所有的牽絆,了無牽掛地進入六道,或為仙,或為人,或為畜。孟婆湯又稱忘情水,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愛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隨這碗孟婆湯遺忘得乾乾淨淨。今生牽掛之人,今生痛恨
之人,來生都相見不識。

可是有那麼一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不願意喝下孟婆湯。孟婆沒辦法只好答應他們,但在這些人身上做了記號,這個記號就是在臉上留下了酒窩。這樣的人,必須跳入忘川河,受水淹、火炙的磨折,等上千年才能輪回。轉世之後會帶著前世的記憶、帶著那個酒窩尋找前世的戀人。

所以朋友們請珍惜身邊臉上有酒窩的那個人,無論是親人、朋友,因為他(她)也許是你前世的戀人,經過千年等待來尋找前世情緣未了的人,去完成前世未了的心願。請永遠不要去傷害他(她),因為不是誰都有勇氣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煎熬之苦。

盼:

來生,再續前緣…

願:

來生,還能再見…

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10

元月泰國行與八月吉隆坡、檳城與蘭卡威之旅

貼上我們公司元月份的泰國旅遊照片,由於回來後就發生阿婆膽囊急性發炎接續的一連串住院、開刀、再住院的循環中,因此延宕照片的整哩,最近阿婆終於回到正言路的家,恢復正常日子,我才開始整理元月與八月的旅遊相片,事隔好一陣子了,有點記憶生鏽,勉強依照行程表做點說明,張家網好久未動了,就po上來湊合,有興趣看看唄。

20100128~0201泰國行


20100808~0815吉隆坡檳城蘭卡威之旅

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檸檬汁 - - 為什麼這世界上有那麼多東西是無法安心吃喝的呢.....

標題是小阿Z昨天給的E-mail,應該不少人有接到!!
大大阿Q,有回應,也給不少人!!

我將大大阿Q的回應轉貼上來~


Re: 檸檬汁 - - 為什麼這世界上有那麼多東西是無法安心吃喝的呢.....

在美国我们决不采购市场上贩售的“果汁”,因为它们为了统一某种味道,通常都会加了一些材料来达到uniformity;同时,为了维他命的迷思,又会增添营养剂,如Vitamin
C、钙等等。加工的工序、运输过程在在增加风险,最后,产品到了消费者口里,成了一推化学品的拼盘。

那麻怎办呢?我们家里的办法是:尽量自己在院子里种些水果,而且是以柑橘类为主,兼旁一些如枇杷、无花果、桃、李等。有些虽然长得并不很好看、有时也不见得很好吃,但也得将就的吃了。自己种另外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比较能控制到“有机”程度,如果你不使用化学肥料的话。自己种也有坏处,那就是产期、数量的问题,所以,间作时,会上菜市场补充当季的水果。如果想买“有机”水果,只好多花点钱到“Trader
Joe”或“Easy & Fresh”去采购;否则,就到华、洋菜市场去扫“减价品”咯。

如果住在台湾的大都会里,无法“奢侈”地拥有院子栽种一些果蔬,那也只好到菜市场或大卖场去买咯。根据“有机”、“无机”的需要采购之。

有时,当季时令的水果通常较为便宜,如果想大量榨取果汁饮用,也有“撇步”。那就是:举“柠檬”来说,可较大量的采买柠檬,亲手榨成柠檬汁,将之装入冰箱用的有小格子的制冰盒,然后置放于冷冻柜里结成“柠檬小冰块”。动作重复,以便制作成一大堆的“柠檬冰块”,然后装成一大袋子的“柠檬冰块”备(候)用。需要饮用“柠檬汁”时,可以取用一“粒”“柠檬冰块”置于玻璃杯内,再添加温开水,将“柠檬冰块”溶解成一杯正宗的“柠檬汁”。

以上所说,希望能提供帮助。

康男 谨识



=====================================================================================

我家冰庫中正有檸檬小冰塊,也正是大大阿Q底下所有提到的方法製成的ㄝ
(若沒記錯,應該小阿Z轉寄的mail中也曾提及上述的方法)
平常要喝檸檬水,真的好方便!!
只要忙一次,後面就輕鬆享用囉!

另外,提供一個類似的好用的小撇步>>>>冰咖啡
將原汁濃縮咖啡(冷卻後)到入製冰小格中,待其冷凍後同樣方法收集起來,
想喝冰咖啡就直接加上濃縮咖啡冰塊,你就能重頭到尾喝到香醇的咖啡香,不會最後喝到清淡無味的咖啡水啦~


但是,做完小格檸檬冰塊后,記得要製作其他的東西(純冰塊)要洗乾淨喔!!
因為,我就有過喝到酸的冰咖啡的經驗,呵呵呵~

蘭如

PS特地轉貼上來充場面的啦~
這裡好久沒人來,都長蜘蛛絲哩~



Monday, May 10, 2010

2010年-家族宜蘭之旅:阿婆唱歌

阿婆在遊覽車上清唱日文歌曲-桃太郎

唱到忘詞 對著麥克風乾笑~很可愛!!

Tuesday, January 26, 2010

最近很惊喜地发现一个介绍客家音乐的网站: www.94ione.com/

中文名为:就是爱玩网

为了能够轻易记住这个网站,我们可以将该网站分解为:

94 就是
i 爱
one 玩

网主的家族原是讲饶平腔客家话的客家人,因为几代人住在东势角,后来就将打破;大埔腔的客家话。譬如“客”字,大埔腔和四县腔就非常不同,我们可以在“八方来客”一首歌里辨明之。

进去94ione.com后,进入音乐网(music),然后分别键入:嬉哈客(hiphak)、野放客(yafunk)、或八方来客(bafang)等等。如有耳机,请带上耳机听:分别有摇滚、嬉哈、funk等的乐风。

网主名叫:刘什么诏来的。他真是个音乐天才。

若有什么感想、高见什么的,请踊跃发言为祷。

康男

Wednesday, January 06, 2010

正要上张家网写一篇有关书凌的近况,就看到柔香上载的家族太平山游记。

哈,猛一看到老爸还真是一时间认不出他老人家。还好有柔香随身相伴,否则还以为是一位东北“大”汉呢。谢谢文香、柔香、兰如、冠志你们的出资、筹划、相陪。

书凌三月底开始会住在南太平洋的某岛屿两年。虽然离台湾更近了,但是交通非常不方便,回台湾一趟恐怕也是煞费周章吧,

他老弟最近应聘南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办”最高法院担任法官助理两年,往返机票加搬家费用。

该国的简介可以上Wikipedia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查询。

他工作的岛叫着“雅蒲(群)岛”的州政府所在地“克洛尼亚”,该国的最高法院、主要国家的大使馆多还在该岛。(也可以在维网找到资料)

其实,这些岛群原先都是二次大战后,联合国委托给美国托管的,迟至1986年11月3日始成立为独立国家,但和美国签订了一项Association条约,由美国联邦政府每年支助十几亿美元的财政援助。该联邦实行Common Law即英美法系,使用美金为该国的通货。

暂时就此打住,等书凌到了该地再说了。

康男

Tuesday, January 05, 2010

2010/1/1~1/3家族宜蘭行

非常感謝大姐出資,冠志與蘭如接洽旅行社與諸事聯絡事宜,使這次的家族旅遊成行。

本來行前非常擔心太平山上的峻冷對爸媽心血管會有不好影響,眾姐妹連手盡量備妥禦寒衣物,幸好三天來氣溫回升,太平山11度C,不算太冷,只是爸爸感冒,山上氣壓低,重裝(爸爸稱其出生至今未穿過如此多的衣物)爬長階,心臟不適,所幸休息過後恢復,然當下非常令我"恐慌",因為媽媽也因為雙腳突感呆鈍難行而困候在停車場,一路上戰戰兢兢父母的健康狀況,行前至行程結束,我的杞人憂天缺點發揮到極點,讓自己情緒、肌肉皆繃得太緊,第一天就腰椎不適,但是都不該情緒失控,在此向所有相關人致歉,是我的EQ失敗,沒有任何藉口,對不起大家!

由於此次行程只有太平山未到過,故只在其翠峰湖拍照數幀,盼其他人也能PO上妳們所拍佳照,還有阿公婆壽宴的相片。阿婆想看照片,沖洗出來給她觀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