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羊毛氈便是濕氈作品,通常初學者大都由針氈開始。
針氈比較簡單易學,就是拿特製針戳~戳~戳~塑出形體就OK!
以下是我目前完成的~3件半熟作品
我則從濕氈開始且算是件大作品---提袋。
濕氈完成的作品會比原先的型版縮小15~30%
我這件是以A4的尺寸來洗的(雙面不同顏色),最後結果是B5不到的尺寸
花朵是為拍照另外加上去的...
禎BABY說像是廟埕的石獅子
冠志則說像是猴子.....>"<
下2張是經過修改後的喵喵,有差別嗎?有比較像嗎?哈^^
接著3張都是長耳熊/兔?!
也就是年初六我去學的針氈作品,因為要讓四肢可以活動,所以手腳並沒有針在一起,而是另外以貝殼釦與身體縫在一起。
喵喵與長耳熊最大的不同點是:
喵喵有支架,先以羊毛條包裹在植毛。
長耳熊則沒有支架,除耳朵外,頭與四肢先以羊毛條(便宜)塑形,在鋪上毛巾布羊毛氈片。
毛巾布羊毛氈片的特點是:空隙大外表呈小小柔軟顆粒狀使作品呈現純樸之感!
5 comments:
哈哈!我倒覺得像寵物狗,除了嘴巴像貓。長耳熊?怎麼還是像狗?無所謂!誰說一定要像啥?自在觀賞人的感官、感覺與感受的融合所得。
經由你的解說,已能想像針氈為何,但濕氈又是怎麼回事?還有,貓咪的長毛是刮梳出來的嗎?我喜歡有粗粒或長毛的表面,較自然,不工整,又是因為我對事物的原始喜惡關係。
小阿Z說得好,既然不是照實物製作,管她是熊?兔?狗? 模樣討喜就OK!!
濕氈,顧名思義就是需要水來作主力。
將作品的版型決定後,放在水盤並拉出羊毛條成片狀平鋪在版型上。版型A面依照水平或垂直方向依序鋪好加溫水使其附著在版型上,翻至B面同A面方向鋪上+水;接著回A面與第一次反方向再次平鋪+水,翻至B面平鋪第二次A面的方向+水...重複動作,但方向一定要錯開(為使羊毛纖維交錯),如此要鋪上8次。
接著就是要水+洗衣/髮精+手輕輕柔柔在羊毛表面畫圓,待手指無法捏起羊毛表示已經氈化,在剪開袋物開口處,依然繼續溫柔對待....初步氈化完成!更重大的任務接續上場,盡可能蹂躪(可以腳踩喔)她使其作最後氈化定型,然後清洗掉泡泡就算是完成了!!
哇~我好像自己複習了一次,還好有認真上課!
我的貓尾巴,還真的跟其他學員不相同哩!(我的比較肥大些)一樣是植毛(作用就是要外露羊毛纖維)上去,但我有故意稍稍地亂挑毛髮一下下,還有那個屁屁我也注意到呢!^^故意戳出一個小小洞ㄋㄟ...哈
這周末還要去上"口金包"結合"羊毛氈"喔!!
~^^~ 一整個高興的ㄌㄟ
所以PO的第一件袋子才是濕氈囉?版型是既有的東西嗎?用什麼做的?定型後是否要從開口處抽掉?以上是我的理解想像後的疑問,看來我是有興趣,自己去學是嗎?才不!太麻煩了!
貓咪的長毛不是刮梳,是用挑的是嗎?一針一針來?不能刮挑較快嗎?就是一片一片挑啊!我還真囉唆!自己去上課啦!不!
1.僅第一件是"濕氈"
2.版型就是你的作品雛形,亦即你要提袋長(ㄓㄤˇ)的樣子。例如:筆袋、手機套、聖誕襪也OK! 但是這形體得要你自己畫&剪出來。還有更神奇的室內拖鞋ㄋ ^^
3.版型可以是:不易沾濕的牛奶紙盒、泡泡紙(凸凸逼波響)、類L型資料夾...也就是遇水不易毀壞變形的輕薄片de su
另外,保麗龍球或一般皮球也可當版型,作出來的作品就可以是:帽子、圓底提袋、小零錢包(口金包)
4.基本上整個定型後,就是要從開口處剪開將版型抽出。所以一開始就要決定作品的長相及開口,再製作版型。
貓咪的毛是針戳上去的,如果毛沒有與身體緊密結合,有可能因為倒刮/梳的動作而將毛髮扯掉。其實一針一針挑蠻快的啦~小阿Z言重囉!!等我學精一點,你有興趣我再作來送你囉!.^^.
原來如此!解釋得相當清楚,謝謝啦!
送我?欣然接受!謝謝囉!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