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南加的瑞聲合唱團2008公演年刊貢獻了一篇"忽悠"文章.茲轉載如下:(應該不會涉及版權糾紛罷)
忽悠三國 張康男
近覽柏楊、易中天的《品三國》諸書;旋又得窺一篇佚名的段子,該作者忽悠了好一些三國掌故 。其內容還蠻有才的,茲錄以饗各位友好。
-----
男人千萬不要和貂蟬扯不清
中國四大美女之一貂蟬的確魅力無窮、很有誘惑力。但只能保持距離欣賞,絕對不能泡她。兩個泡過她的男人中:呂布被勒死了;董卓更慘,死後還被人點了天燈。
千萬不要當呂布的老爸
呂布他天生剋父命:親爹早歿;兩個乾爹也都被他老兄親手給宰了。
嫁人,千萬不要嫁給劉備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這就是劉備(《赤壁》裏由尤勇飾演)的人生格言。即使甘心成為“衣裳”,也不見得有好下場。君不見糜夫人跳了井;孫尚香(就是《赤壁》裏趙薇演的孫權妹妹)跳了江。您佬可以說:劉備“五行缺水”嘛。另外,也千萬別嫁給劉安。否則,朋友來訪,家中沒肉下鍋,就把老婆給宰殺了。
千萬別娶喬國老的女兒
娶媳婦總歸是好事乙樁,越漂亮越好,對吧?別以為娶美女就有福啦!請看看:娶大喬的孫策廿六歲就玩完了;娶小喬(《赤壁》中林志玲飾演)的周瑜(梁朝偉演《赤壁》裏的周瑜)也只活到卅六歲。想多活幾年,最好還是娶個醜女吧!
參軍光榮,但千萬不要當張飛的兵
張三爺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是愛喝點酒,喝完了就醉,醉了就打人。打誰呀?鞭打士卒啊!士卒者,小兵也。在他身邊當兵吃餉,可有生命危險啊。再說就算張三爺心情好,但萬一哪天打仗的時候,想起來用點兒計謀,那就更糟了。張三爺用計基本上有個特點,那就是假裝喝酒,然後假裝喝醉,最後還是打人。其它都是假的,只有打人卻是真的。而且呀,他老哥清醒的時候,打人才更狠呢。
跟誰搭檔都可以,也千萬不要和魏延搭檔
就是魏延這小子最不上道。跟他搭檔的結果只是“功勞由他領,黑鍋由你背。”陳式就是最好的例子。
打工可以,千萬不要當曹孟德的侍從
因為曹孟德(張豐毅演《赤壁》裏的曹操)“夢中好殺人”。不知道哪天他老兄又會犯這個性子,忽然從床上跳起來把你給宰了。
請客吃飯是好事,可千萬不要請曹孟德
為了你和你家人的性命安全起見,就算錢多的沒處花,也千萬別請曹阿瞞吃飯。想想看,呂伯奢殺豬宰羊好心款待他老哥,他倒好,把人家全家給殺的乾淨溜溜。那可是滅門慘案啊!
雖說君子動口不動手是美德,但千萬不要和諸葛亮辯論什麼
無論什麼事,諸葛亮(《赤壁》中的諸葛亮是由金城武(Kaneshiro Takeshi)扮演)永遠是對的,和他爭辯是沒好處的。東吳群儒被他說得啞口無言。倒霉的王朗和他“單挑”,結果被他罵死了。真正讓人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脣槍舌劍“。
抓俘虜有功,但千萬不要抓孟獲
因為抓一回是不管用的,您接下去還得抓他六回呢,累不累人啊!
借東西,千萬不要借給劉備
俗語不都說了嘛,“劉備借荊州,有借不還”!
救死扶傷是醫生天職,可千萬別給曹孟德看病
吉平、華佗哪個有下場呀?
對照上頭的內容,還有幾件特別應該做的事:
要當兵,就要當甘寧的兵
生命有保障:劫營帶出去一百人,回來還是一百人。
嫁人,就要嫁呂布
呂布他人長得帥,還很顧家。曹孟德率兵都打到家門口了,他還能卿卿我我,安心待在家裏陪老婆。
要搭檔,就要和趙雲搭檔
衝鋒時,趙雲(演趙子龍的,在《赤壁》裏的是胡軍;在《三國之見龍卸甲》則是劉德華。再給您一個Tip,演曹操孫女曹嬰的就是香港的名模Maggie Q)會衝在前面,您只要掠陣就得了;撤退時,趙雲自會替您斷後,您只要先走就行了;您被包圍時,趙雲還會來救您,您只要還沒死就行了;領功勞時,趙雲會分您一半,您只要站在他身邊就行了。
借東西,就要借給魯肅
魯肅,人家是正人君子,老實人一個。借給他,您可以放一萬個心 。
看病,就要替關雲長看
人家關羽不用您用麻醉(替您省錢);臨走還給您一大筆醫藥費(不要,是您家的事)。
抓俘虜,就要抓劉禪
您不用動手,他老弟就會乖乖自己來投降了。而且被抓以後,還特別老實呢。
-----
以上段子的材料其實是採自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故事。小說歸小說,它並非完全忠於歷史,如《三國志》等。談及三國,大家都會將著墨點落於劉、關、張三兄弟或諸葛亮身上,鮮少人用另一個角度去看三國。譬如,赤壁之戰,原是由東吳周瑜主導遏阻曹操南進實施統一戰爭的、且具決定性歷史的著名戰役,卻由《三國演義》掰成原為配角的諸葛亮所剽竊。歷史弔詭的是,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謹卻是全力輔佐東吳的孫權。
再說,柏楊(郭衣洞)、易中天的《品三國》,其著墨也各憑本行角度發為著述,也饒有趣味。按柏楊、易中天本行均非歷史學者。
有趣的是,柏楊其實並非著有《品三國》一書 ,而係由中國的中信出版社摘取《柏楊板通鑒記事本末》中的三國時代的《第一個宦官時代》、《三國周郎赤壁》、《諸葛亮北伐挫敗》三本,加上《中國人史綱》、《柏楊曰》中的部分章節輯選而成者。此書的亮點是,柏楊把漢末的一些官銜職稱用較具現代感的、較易懂得的職稱來註解。
我個人對易中天的《品三國》較欣賞的是,他應用(也許是巧合)較現代化的“政治行為學”來分析東吳、蜀漢統治者、被統治者,以及外來政權、土著豪閥的興替。差不多跟時下的一些政治紛擾簡直是若符合節呢。